甚么是痔疮?长得怎么样?了解痔疮症状,成因与治疗方法
痔疮是常见的肛门疾病,影响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不同类型的痔疮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状。本文将介绍痔疮的种类、成因、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帮助您更好地管理与改善痔疮问题。
甚么是痔疮?
痔疮是指直肠末端或肛门周围的肛垫下垂,导致血管膨胀、充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这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
痔疮的类型
根据痔疮发生位置和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痔疮称为内痔。由于该区域缺乏疼痛感受器,内痔通常无痛,但可能在排便时出现鲜红色出血。
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覆盖著肛门皮肤的痔疮称为外痔。外痔可能引起肛门周围的疼痛、瘙痒或肿胀等不适症状。
混合痔:同时存在内痔和外痔的情况称为混合痔。这类痔疮跨越齿状线,内外痔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内痔疮 vs 外痔疮 有何分别?
内痔位于肛门内部,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可能导致无痛性出血。外痔则位于肛门外部,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特别是在排便时。
痔疮的原因
痔疮形成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与腹腔压力增加和肛门周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有关。以下是常见的风险因素:
- 长期便秘或腹泻
便秘时,排便需用力过猛,导致肛门静脉压力升高,长期下来容易形成痔疮。相反,长期腹泻也会频繁刺激肛门区域,导致痔疮的发生或恶化。 - 如厕时间过长
许多人习惯蹲厕过久或使用手机,导致肛门周围静脉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增加痔疮风险。 - 久坐或久站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上班族、司机、教师)会导致肛门周围血液回流受阻,增加静脉压力,促使痔疮形成。 - 怀孕与分娩
孕妇因子宫增大,腹压上升,导致肛门静脉血液回流困难。此外,生产时用力会进一步加剧肛门静脉扩张,导致痔疮恶化。 - 肥胖
过多的体重会增加腹腔压力,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肛门静脉回流不顺,进而形成痔疮。 - 缺乏运动
运动不足会影响肠道蠕动,增加便秘风险,进而导致排便困难,使痔疮更易发生。 - 饮食不均衡
缺乏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容易导致便秘,而过量摄取辛辣、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肠胃及肛门黏膜,增加痔疮风险。 - 加龄因素
随著年龄增长,肛门组织逐渐退化,支撑肛门静脉的能力降低,使静脉更容易膨胀,导致痔疮的发生率上升。
痔疮的征状
通常痔疮变大或发炎时才会引发征状,例如:
- 排便时出血,血色鲜红但无痛
- 直肠部位搔痒和刺痛
- 疼痛、不舒服
- 肛门四周肿胀
- 肛门周围出现既敏感又疼痛的团块
- 大便呈现黑色、黏稠沥青状
- 大便带血
痔疮的诊断
诊断痔疮通常基于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排便习惯、疼痛程度等进行初步评估,并透过以下方法进行详细诊断:
- 视诊与触诊
视诊与触诊是诊断痔疮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透过观察和触摸来评估病情。对于外痔,医生可透过视诊直接观察肛门周围是否有肿胀或血栓性痔疮。而内痔则通常隐藏在直肠内,若发生脱垂,医生可能在视诊时发现肿块。此外,医生会透过肛门触诊(戴上手套并使用润滑剂的手指进行检查),以评估直肠内是否存在肿块或其他异常情况。这种检查方式简单快捷,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痔疮的类型与严重程度。 - 肛门镜检查(Anoscopy)
肛门镜检查(Anoscopy)是一种常见的内痔诊断方法,医生会使用肛门镜(一种短小的管状仪器)进行检查,以直视方式观察内痔的大小、数量及严重程度。这种检查过程简单快捷,通常无需麻醉,适用于大部分患者。透过肛门镜检查,医生能够更精确地评估病情,并根据结果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 乙状结肠镜或大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或大肠镜检查是针对痔疮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肠道问题而进行的深入诊断方式。当患者出现反复出血、黑便或大便习惯改变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大肠瘜肉、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癌等疾病。乙状结肠镜检查(Sigmoidoscopy)可以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适用于怀疑内痔或其他直肠问题的患者。而大肠镜检查(Colonoscopy)则适用于怀疑大肠内其他病变(如肿瘤或发炎)的患者,尤其是50岁以上或有家族病史的人士。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有些痔疮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而逐渐改善,有些则需要治疗。医生可能根据病人情况建议下列治疗方式:
- 饮食同生活习惯调整
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缓解痔疮症状的首要步骤。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如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用力,从而降低痔疮的发生率。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有助于预防便秘。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痔疮的风险。另外,如有需要,医生都会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包括局部药物如栓剂或软膏。 - 微创治疗
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痔疮症状严重时,微创治疗可能是适当的选择。这些方法通常在门诊进行,恢复时间较短,并且风险较低。常见的微创治疗包括:- 橡皮筋结扎:通过在痔疮根部放置橡皮圈,阻断血液供应,使痔疮逐渐萎缩并脱落。此方法适用于内痔,特别是第二级和第三级内痔。
- 硬化疗法:将硬化剂注射到痔疮组织中,使其纤维化并缩小。这种方法适用于第一级和第二级内痔,尤其适合有出血症状的患者。
- 痔疮枪环切术:又称为痔疮吻合器切除术,是治疗痔疮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该技术利用专用的吻合器,切除和重新定位脱垂的痔疮组织,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 传统痔疮切除手术:适用于严重的内外痔患者。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全身或半身麻醉下,利用电刀或手术刀将痔疮组织切除,伤口可能缝合或开放以自然愈合。此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疼痛程度较高,恢复期相对较长。手术时间约为30至45分钟。
如果您正受痔疮或其他结直肠肛门问题困扰,可到香港港安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除痔诊所)了解更多,并预约您的首次会诊。
痔疮手术后疼痛怎么办?
痔疮手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特别是在排便时。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缓解疼痛方法,帮助患者舒适度过恢复期。
- 口服止痛药
为了有效缓解疼痛,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口服止痛药,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或扑热息痛(Paracetamol),以减轻术后的不适。此外,局部麻醉药膏或凝胶(如含有利多卡因的药膏)也可暂时舒缓肛门部位的灼热感和疼痛。 - 温水坐浴
温水坐浴是术后护理的重要一环,建议每日进行 2 至 3 次,特别是在排便后。使用温水(约 37-40°C)浸泡 10-15 分钟,有助于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及加快伤口愈合。如有需要,可在水中加入少量无刺激性的消毒液或芦荟成分,以进一步舒缓不适感。 - 调整饮食,避免便秘
建议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以保持大便柔软及减少排便时的疼痛感。每天饮用6 至 8 杯水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此外,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和酒精,以免加重肠胃及肛门的刺激,影响伤口愈合。 - 使用润滑剂或便软剂
若排便时疼痛严重,可使用医生推荐的便软剂(如乳果糖)来帮助粪便排出,减少摩擦与不适。此外,在肛门处涂抹少量凡士林,也能降低排便时的摩擦感,减轻疼痛。 - 避免长时间坐立,适当活动
术后应避免长时间坐立,特别是坐在硬质座椅上,可使用U 形或充气坐垫来减少肛门压力。适量步行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复原进程。 - 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每日可使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肥皂,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如有分泌物,可使用无酒精湿纸巾或柔软厕纸轻拭,以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痔疮的预防
痔疮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透过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及保持适量运动,可有效降低痔疮的发生风险。
- 均衡饮食,预防便秘
便秘是导致痔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摄取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及豆类,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顺畅。此外,每天饮用足够水分(6-8 杯),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摩擦与用力。避免摄取过多辛辣、油炸及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胃并加重痔疮症状。 -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避免忍便,以免粪便过度干硬导致排便困难。排便时应避免用力过度,可透过深呼吸及放松方式减少对肛门的压力。此外,避免在厕所上逗留过久,以防止长时间增加肛门静脉压力,导致痔疮形成。 - 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久坐或久站容易导致肛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增加痔疮的风险。因此,应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如需长时间坐著,可每隔30 至 60 分钟站立伸展或活动,减少对肛门的压力。 - 维持健康体重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腹腔压力,导致肛门静脉回流不良,提高痔疮的发生率。透过健康饮食及规律运动,维持理想体重,可有效减少痔疮风险。 - 保持肛门清洁,减少刺激
良好的肛门卫生可预防感染及减少痔疮恶化的机会。每天应使用温水清洁肛门,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排便后可使用无酒精湿纸巾轻拭,以减少摩擦对肛门的影响。此外,避免过度用力擦拭,以防肛门皮肤受损或发炎。 - 远离不良习惯
戒除吸烟及过量饮酒,因为这些习惯可能影响肠胃功能及血液循环,增加痔疮风险。同时,减少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与良好的情绪管理,对于肠胃健康及预防痔疮也有帮助。
常见问题
痔疮一定要做手术吗?
痔疮并非一定要进行手术。手术一般是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痔疮已经发展到严重程度(如脱垂无法还纳、大量出血等)时才考虑的最后手段。轻微的痔疮症状,如轻微出血或瘙痒,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增加纤维摄取、保持水分充足、规律排便等保守方法来控制。
痔疮会复发吗?
痔疮有可能会复发,特别是如果患者没有改变导致痔疮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便秘、久坐、饮食中纤维摄取不足等。此外,手术后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或不遵循医生的建议,也可能导致痔疮复发。
坐上别人坐热的凳,会导致痔疮吗?
这是一种常见的迷思,但并没有医学根据。痔疮主要是由于长期便秘、腹压增加、怀孕、年龄等因素引起的肛门和直肠静脉扩张。坐热的凳子可能会让肛门局部温度升高,但这与痔疮的形成无直接关系。
温水坐浴对痔疮有帮助吗?
温水坐浴对痔疮有帮助。它可以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肛门清洁,预防感染。建议每天进行2-3次,每次约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45℃。长期坚持可有效减轻不适,帮助痔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