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气(疝)

– 以下内容经 杨丕祥医生 审校

小肠气的现况

小肠气是幼儿常见的疾病,多数出现于男性,因为男性的腹股沟位置有一条先天性管道未闭合,约有27%男性会患上小肠气,而女性的患病机率较低, 约有3%比率会患上此病。

 

甚么是小肠气?

“小肠气”即疝,又称“脱肠”,是由于腹部肌肉层出现缺口,导致内脏(如小肠)可以自由进出。多数情况下,疝不会自行痊愈,手术是唯一能根治的方法。由于突出的器官以小肠最为常见,因此俗称为“小肠气”。若未及时治疗,疝有机会愈变愈大,突出来的器官一旦“卡”住,影响肠道畅通和肠道的血液供应,有机会导致肠梗塞或肠脏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称为绞窄性疝。

疝有很多种类型,依其发生部位不同,例如脐疝、腹股沟疝、股骨疝、横膈疝等。最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 - 症状

腹股沟疝 - 症状
  • 下腹或大腿内侧出现半球状肿块
  • 咳嗽、站立或用力时疼痛,平躺后肿块缩回,症状便会消退
  • 当发生肠梗塞或肠脏坏死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或发烧

成因与高风险族群

成因与高风险族群

主因:腹壁肌肉薄弱(手术疤痕、老化及男性前列腺疾病等)

诱因:

  • 长期腹腔压增高(如便秘、咳嗽及搬重物)
  • 孕妇(胎儿增大导致腹腔压力增加)
  • 男性由于腹股沟结构,精索和血管需经由腹股沟管延伸至阴囊及睾丸,因此腹股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较女性为高

诊断方式

诊断方式
  • 腹股沟疝主要是透过临床检查发现
  • 如果腹股沟疝是隐性的,需超声波、磁力共振或电脑扫描辅助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微创疝 (小肠气) 修补术

    医生只需要在患者腹部上开出三个小孔(约0.5至1.0厘米阔),然后放入纤细的手术仪器,将小肠拉回腹腔,再使用网片封堵疝缺口并强化肌肉层,以减低将来的复发风险;由于手术制造的伤口较小,可减低伤口受感染的风险,亦能减少术后痛楚,一般可即日出院。医生亦可透过内窥镜仪器检查其他腹腔位置,确保腹部其他位置没有初期疝。使用同一伤口也可以用于修复对侧腹股沟疝。手术需要全身麻醉。
  • 传统开刀修补手术

    在传统开刀修补手术中,可以选择局部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传统的针线缝合法是以针线将肌肉缺口缝合,但这种方法的复发率较高。现在,多数疝手术会使用人造纤维网来封闭缺口,这些纤维网会永久留在体内。其主要材料包括聚丙烯、聚酯,这些材料已被应用数十年,且其安全性较高。

    传统开放式 (开刀) 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通常仅修补患侧(同一边)疝。此手术方式无法让外科医生检查周围腹股沟区域或对侧是否合并其他疝。由于手术切口位置的限制,同一伤口无法用于修复对侧腹股沟疝。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1.    怎样预防疝?

  • 保护腹部肌肉: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创伤
  • 减少腹压:保持排便顺畅、戒烟、治疗慢性咳嗽
  • 饮食建议:多摄取高纤食物,减少淀粉与脂肪

2.   如果疝未及时治疗,会出现哪些风险?

一旦发现疝,需进行治疗;若延迟就医,可能会导致缺口扩大,使更多肠脏藏于疝膜内,甚至可能藏于阴囊内。此外,延迟治疗还可能导致肠塞,影响血液流通,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肠坏死。


3.   谁是高风险族群?

  • 长期肺病、肝硬化腹水患者
  • 需腹部透析的肾病患者
  • 孕妇
关闭
家庭医学普通科门诊
开放时间:周日至周五 (9am - 1pm & 2pm - 6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