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正

– 以下内容经 卢家业医生 审校

心律不正的现况

估计香港约有七至八万人受心律不正(又称心律不整或心律不齐)问题影响,而患病风险还会随着年纪增长而上升,其中又以心房纤维性颤动和心室纤维颤动最普遍,若心律不正患者没有得到适当治疗,死亡率将增加两倍,患上中风及心脏衰竭风险亦较常人高约5倍及3倍。

 

甚么是心律不正?

心脏不规则地跳动、过快(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过慢(心跳每分钟少过50次)或心悸(间歇性心跳过快或紊乱),一概称为心律不正。不正常的心跳也一样,可分为“心搏过缓”,即每分钟少于60次,而“心搏过速”则指每分钟逾100次,下列为最常见的心律不正问题:

  • 心室纤维颤动(VF): 最严重的心律不正,也是半数心脏病猝死的“元凶”。急速而混乱的心跳妨碍下心腔将血液和氧份泵至脑部及身体,甚至令心脏完全停顿,数分钟内便会死亡。
  • 心房纤维颤动(AF): 患者的上心腔、心房会急速及紊乱地颤动,令心跳变得不规则,有时每分钟高达200次。虽然不会直接致命,却会导致其他心脏问题及充血性心脏衰竭,患者的中风机会,比一般人高5倍。
  • 心室心搏过速(VT) : 症状是心跳极快,可以转化成致命性的心室颤动,须及早监察和治疗。
  • 病窦症候群(SSS): 又称窦房结功能异常,指一系列窦房结功能失调,如在休息时心跳率会不正常地缓慢、运动时不能加快、未能因应肾上腺素调节等等。
  • 心室心搏过速(SVT): 危险性相对较低,通常骤来骤去,由数分钟以至数小时不等,可引起心悸、昏晕或气促。
心律不正的症状
心律不正的症状

部分心律不正病人可以症状全无,或是感觉到心跳加快,减慢,或不规则的心跳。一般人在静态时,正常心跳速度是成人每分钟跳动60至100次不等,如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便会出现乏力、气促、头晕、心翳、胸口痛、疲倦,甚至晕厥或昏厥。

同样地,若心律不正常地过快或紊乱,也可以影响重要器官的氧流量,情况严重时,可引起头晕、昏晕(昏厥)、休克,甚至心脏性猝死。

心律不正的成因 + 风险因素
心律不正的成因 + 风险因素

心律不正主要是心房窦房结出现问题,这区域的功能一旦受损,又或心房心室传导受影响,便会令负责协调心脏收缩的电脉冲受到影响,有可能导致心律不正。

 

心律不正的风险因素

  • 遗传病(遗传基因失调)、家族病史
  • 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
  • 甲状腺失调
  • 糖尿病
  • 电解质不平衡
  • 都市生活压力、精神紧张
如何诊断心律不正 + 治疗方法
如何诊断心律不正 + 治疗方法
  • 24小时心电图检查:病人须随身携带“Holter”小型仪器,以监察及记录心跳情况,让心脏科医生评估心悸或心律不正的程度。
  • 心脏超声波扫描:利用超声波获取清晰的心脏影像,以检验不规则的心脏收缩,视乎病人状况,心脏科医生或会建议病人同时接受运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测。
  • 电生理检查:经血管将数条极幼细的导管导入心脏,测量心脏电流讯号和传导路径,深入了解患者的心跳模式,并取得详细的心跳频率纪录。

心律不正的治疗方法

心律不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心脏科医生会根据心律不正的类型及病人状况而定。

  • 导管消融术 : 现时最常见及标准的治疗方法,这项微创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心脏科医生将导管引至心室位置,利用末端的电极找出影响心脏不正常跳动的部分并加以纠正。可针对多种心律不正问题,成功率高,长远还有望摆脱药物治疗。
  • 植入仪器 : 于心律不正病人的胸口植入人工心脏除颤器、起搏器或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透过预先调较的电脉冲刺激心脏,纠正心跳节奏,借此改善心脏功能,减低猝死风险。
  • 药物治疗 : 新一代抗凝血药物证实可有效对抗中风,除减少发病率外,更重要是颅内出血的风险比使用传统抗凝血药物华法林为低。新药采用固定剂量,病人毋须再受定期验血及限制饮食之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