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前列腺癌?了解前列腺癌症状,成因与治疗方法

– 以下内容经 王明晧医生 审校

前列腺癌的现况

前列腺问题在本港非常普遍,2022年共有519名男性死于此前列腺癌,占男性癌症死亡总数的6.2 %,新增个案则有2,758宗,为第三大常见男士癌症。

甚么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负责制造浓液混和精子形成精液。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细胞异常生长所形成,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由于前列腺肿胀问题很常见,再加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早期的前列腺癌症状并不明显,因此部分病人发现患病时已属中晚期。 

前列腺癌的症状

前列腺癌的症状
  • 尿频

  • 排尿困难

  • 小便时感刺痛

  • 小便或精液带血

  • 盆骨或脊骨痛楚

  • 脚肿

前列腺癌的成因 + 风险因素

前列腺癌的成因 + 风险因素

前列腺癌的成因主要跟年纪有关,此外长期吸烟、进食加工食物亦是致病原因。


前列腺癌的风险因素

年龄:患者以年长男性居多,较少发生在50岁以下的男士身上
遗传: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并发症

前列腺癌并发症

前列腺癌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在癌细胞扩散或治疗过程中。了解可能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及早准备,并与医生讨论适当的应对措施。

1. 排尿问题

前列腺肿瘤可能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或尿流变弱。

2. 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癌及其治疗(如手术、放射治疗或荷尔蒙治疗)可能影响性功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或性欲下降。

3. 骨转移与骨折风险

晚期前列腺癌容易扩散至骨骼,导致骨痛、骨折或脊椎压迫,严重时可能影响行动能力。

4. 肾脏问题

如果肿瘤影响膀胱或输尿管,可能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引发肾衰竭。

5. 贫血与疲劳

癌细胞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因荷尔蒙治疗导致红血球数量减少,可能引发贫血,导致疲倦、头晕及气喘。

6. 淋巴水肿

当癌细胞扩散至淋巴结,或手术影响淋巴系统时,可能导致下半身水肿,影响日常活动。

如何诊断前列腺癌?

如何诊断前列腺癌?

为提高前列腺癌的治愈率,即使没有出现任何前列腺问题或症状,医学界亦建议55岁以上男士应定期接受前列腺癌筛检。如怀疑患上前列腺癌或有任何前列腺问题,专科医生有可能建议病人接受超声波和磁力共振等进一步检查。

  • 前列腺癌筛检:医生会透过征状评分表、肛门指检,以及配合尿流速测试和肾功能测试,初步评估患病风险。
  • 血液检查:如病人有前列腺肿胀、发炎、或前列腺癌,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指数会明显上升。
  • 超声波前列腺检查: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利用探头从肛门伸入,直接检测前列腺肿胀的实际状况及有否不正常问题。二是于前列腺不同部位及区域抽取活组织作进一步化验,多在检测到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PSA)上升时使用。
  • 磁力共振融合检查:结合无辐射的磁力共振及超声波检查,可让医生安全地检查前列腺的可疑地方,提高诊断准确度。

前列腺癌期数及存活率

前列腺癌期数及存活率

前列腺癌的期数(分期)决定了癌症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案,并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分期通常根据癌细胞的扩散范围、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指数及肿瘤恶性程度(Gleason Score)来评估。

  • 第一期:癌细胞局限于前列腺内,无扩散迹象。五年存活率约 95%。
  • 第二期:癌细胞仍局限于前列腺,但肿瘤体积较大,可能影响双侧前列腺叶。五年存活率约 85-90%。
  • 第三期:癌细胞突破前列腺包膜,可能扩散至邻近组织,如精囊或淋巴结,但未影响远端器官。五年存活率约 60-80%。
  • 第四期:癌细胞已扩散至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或远端器官(如骨骼、肺部)。其五年存活率若限于邻近器官约 50-70%;若扩散至远端器官则低于 30%。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视乎病人的前列腺癌的症状及病情发展,医生会建议不同的治疗方案,早期前列腺癌治疗方案包括定期监察、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 

定期监察

由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肿瘤生长缓慢,如病人的年纪较大,未必会直接威胁病人的寿命,医生可能会建议病人定期覆诊,通过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及影像检查监测病情,而不作特别治疗。适合人群包括肿瘤生长缓慢、低风险的患者,及年长且不适合接受侵入性治疗的病人。

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量放射线或质子治疗直接照射前列腺肿瘤细胞,破坏其染色体,使癌细胞不能生长及死亡。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医生会因应患者情况,切除前列腺,在某些情况下,亦可能同时切除邻近的淋巴结,以达至长期控制病情的目的。

 

常见的手术方式

  • 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Open Radical Prostatectomy) – 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及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 腹腔镜微创手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 – 利用小切口进行微创切除,减少出血及缩短康复时间。
  • 机械臂辅助腹腔镜式微创手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RALP) – 透过机械臂系统(如达文西手术系统)的清晰3D影像、除颤功能及精细角度调控,让医生执行高精度切除,能有效保留神经线及减少并发症。伤口及出血量均较传统手术少,复原更快,更可降低术后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的风险。
  • 微创电穿孔局部消融术(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 是一种新型的前列腺癌局部治疗方法,属于非热能消融技术。其原理是经皮肤插入多支电极针包围癌细胞,通过短暂高压电流使癌细胞膜产生永久性穿孔,导致细胞失去平衡而死亡。这种技术不会损伤血管、神经线等重要结构,与传统的全器官治疗相比,能大幅减低副作用,保留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维持生活质素。此治疗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手术方式的详情,请谘询医生的意见。

荷尔蒙治疗

如病人的前列腺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或其他重要器官,治疗方针旨在降低体内睾固酮水平,减少癌细胞增殖速度,通常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或已扩散的患者。

  • 药物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 – 使用LHRH激动剂(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或 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ndrogen Receptor Inhibitors, ARIs),抑制睾固酮生成。
  • 睾丸切除术(Orchiectomy) – 透过外科手术移除睾丸,以彻底阻断睾固酮生成。

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潮热、骨质疏松、性功能下降等副作用。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属标靶放射治疗,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 Radium-223:这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模仿钙化学特性,专门沉积在骨转移部位。它释放α粒子来精准地摧毁癌细胞,同时将对健康组织的损害降到最低。适用于具有骨转移但无明显内脏转移的去势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又称化疗),一般用于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透过药物溶入血液运行全身,有效对付由原发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化疗的原理是杀灭一些快速分裂的细胞,由于癌细胞的分裂速度较正常细胞快,自然躲不过化疗的攻击。

标靶治疗

标靶治疗是全身性治疗,透过血液循环系统令药物到达全身不同部位从而杀死癌细胞。标靶治疗针对特定癌细胞生长基因和它们所产生的蛋白( 即“靶 点”),标靶药物能阻断该种癌细胞生长或修复的功能,令其死亡,所以称为“标靶”治疗。

预防前列腺癌

预防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常见的癌症之一,但透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及定期筛查,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以下是几种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

1. 健康饮食

高脂饮食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展有关,因此建议减少摄取红肉、加工肉类及高脂乳制品,以降低风险。同时,多摄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如番茄(含茄红素)、绿茶及豆类(含异黄酮),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并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机率。适量摄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吞拿鱼及亚麻籽,亦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进一步提升身体的防御能力。

2. 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单车),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并减少前列腺癌风险。

3.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及恶化有关,建议透过均衡饮食与运动维持BMI在健康范围内。

4. 定期筛查

50岁以上(或有家族病史者可提早至45岁)应定期进行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及直肠指检,以便及早发现异常。

5. 避免吸烟与过量饮酒

吸烟与酒精摄取过量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建议戒烟及适量饮酒。

前列腺癌治疗后的护理

前列腺癌治疗后的护理

前列腺癌治疗后的护理对于恢复健康及降低复发风险至关重要。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引,进行适当的生活调整与医疗监测,以提升生活品质并预防并发症。

定期追踪与健康监测

治疗后,患者需定期接受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以监测癌症是否复发或扩散。一般来说,初期建议每3至6个月检查一次,随后视病情稳定程度而调整频率。此外,医生可能会安排影像检查(如磁力共振MRI或正电子电脑扫描PET-CT)来确保癌细胞未扩散。

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

  • 健康饮食:多摄取低脂高纤食物,如蔬果、全谷类、豆类,并减少红肉及高脂乳制品,以降低发炎反应。
  • 保持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可帮助改善体能与情绪,减少癌症复发的风险。
  • 避免吸烟与过量饮酒:吸烟与酒精摄取会影响免疫系统并增加其他疾病风险,建议戒烟及减少酒精摄取。

控制副作用与并发症

  • 尿失禁管理: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尿失禁问题,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Kegel exercise),以增强盆底肌肉,改善控尿能力。
  • 性功能恢复:放射治疗或传统手术可能影响勃起功能,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如PDE5抑制剂)或物理治疗(如阴茎真空装置)。
  • 骨质健康管理:荷尔蒙治疗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质与维他命D,并进行负重运动来保持骨骼健康。

心理与情绪支援

前列腺癌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压力问题,建议寻求心理辅导或加入患者支援小组,以获得专业协助及病友支持。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前列腺癌手术后会有哪些副作用?

前列腺癌手术可能会引起短期或长期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包括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盆底肌肉无力等。

  • 尿失禁:手术可能影响膀胱控制能力,患者可透过凯格尔运动(Kegel exercise)加强盆底肌肉,以改善控尿能力。
  • 勃起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勃起困难,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如PDE5抑制剂)、真空装置或荷尔蒙治疗来帮助恢复性功能。

前列腺癌患者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吗?

是的,以降低复发风险并促进康复。建议减少高脂饮食,如红肉、加工肉类及高脂乳制品,以减少身体发炎。多吃蔬果,如番茄(含茄红素)、豆类(含异黄酮)和绿茶,有助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此外,可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取,例如三文鱼、吞拿鱼及亚麻籽,以减少发炎并保护心血管健康。同时,应少吃精制糖,以避免血糖波动影响癌细胞生长。透过均衡饮食,患者可提升康复效果,并降低癌症复发机会。

前列腺癌会遗传吗?

前列腺癌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如父亲或兄弟)曾患前列腺癌,个人风险会增加约2至3倍。此外,与BRCA1、BRCA2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变异亦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风险。因此,具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应考虑定期进行PSA检测,及早监测前列腺健康状况。

关闭
家庭医学普通科门诊
开放时间:周日至周五 (9am - 1pm & 2pm - 6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