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病,當小朋友受感染長水痘時,全身各處長滿紅點,坐立難安、痕癢難當;加上水痘傳染性高,處理不當時,輕則可引起皮膚疤痕,嚴重更可導致各種併發症如肺炎及皮膚感染等,故家長宜小心安排長水痘孩童的照顧方式。
水痘是什麼?由什麼病毒引起?
水痘(Chickenpox)是一種常見且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響兒童,但成人亦有可能感染。它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的,屬於皰疹病毒家族。患者首次感染此病毒時會出現水痘症狀,日後病毒可能潛伏於神經中,當免疫力下降時可能會再次活化,引發帶狀疱疹。
水痘病徵
患者初期主要由胸背位置開始長出紅點,逐漸蔓延至四肢、面部甚至口腔等。紅點會逐漸變為小水泡,直至乾掉,需時約5至10天。
兒童曾染水痘痊癒後,已可終生免疫,但水痘病毒仍可潛伏在神經線內,日後在患者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潛伏病毒可再度活躍,令受影響的神經線範圍出現俗稱「生蛇」的症狀。
水痘的潛伏期
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 10 至 21 天,多數患者會在感染後約 14 至 16 天 出現病徵。在這段期間,患者雖未表現明顯症狀,但體內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已開始活動。
要注意,水痘具有極高傳染性,患者從出疹前 1 至 2 天便已具備傳染力,直至所有水泡完全結痂為止。這也代表,即使還未出現紅疹,患者已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尤其是在家庭、學校或托兒所等群體環境中,傳播速度更快。因此,一旦懷疑感染水痘,應及早隔離,防止病毒擴散。
水痘的感染途徑
水痘是由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屬高傳染性的疾病,主要經飛沫、空氣及皮膚接觸等直接傳染,若接觸患者水痘分泌物所弄髒的衣物和用具等,亦可間接受到感染。
患上水痘有機會出現的併發症
雖然出水痘在大多數健康兒童身上屬於輕微,但對某些患者而言仍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特別是嬰兒、長者、孕婦及免疫力較弱者。
皮膚感染 | 抓癢導致傷口細菌感染,引起蜂窩組織炎或膿瘍。 |
肺炎 | 尤其常見於成人患者,病毒或細菌性肺炎都可能發生。 |
腦炎 | 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導致頭痛、意識模糊、癲癇等症狀。 |
瑞氏綜合症 | 兒童服用含阿士匹靈藥物時可能出現,會影響肝臟與腦部功能。 |
血小板減少症 | 導致瘀青或流血不止等血液問題。 |
帶狀疱疹(生蛇) | 水痘痊癒後病毒潛伏於神經節,日後可再活化,引起疼痛性的帶狀疱疹。 |
患上水痘時的注意事項
水痘具有高度傳染性,患者在出疹前1至2天至所有水泡結痂前,均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他人。若感染水痘,應注意以下事項,以促進康復並避免併發症或傳播給他人。
- 避免外出與接觸他人:患者應留在家中休息,特別避免接觸孕婦、嬰幼兒、免疫力較弱人士,以防傳染。
- 避免搔抓水泡:抓破水泡易引起細菌感染和留下疤痕。可剪短指甲或戴上手套減少損傷風險。
- 保持皮膚清潔乾爽:可每日快速溫水沖身,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保持皮膚衛生有助預防繼發感染。
- 穿著寬鬆衣物:減少皮膚摩擦,避免刺激疹子。
- 多飲水與充足休息:加快身體康復,有發燒時可服用退燒藥(避免使用阿士匹靈,以免導致瑞氏綜合症)。
- 就醫時佩戴口罩:若需到醫院求診,應戴上口罩並告知接待人員已有水痘症狀,減少院內傳播風險。
水痘的診斷方法
水痘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症狀,醫生通常可透過觀察患者的皮膚病變及詢問病史來確定是否感染。
臨床觀察
醫生會檢查患者是否出現典型水痘皮疹,包括紅疹、水泡及結痂等不同階段的病變同時出現於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臉部、胸背及頭皮。
詢問病史
醫生會了解是否曾接觸水痘患者,是否接種過水痘疫苗,以及是否曾患過水痘。
特殊檢測(如有需要)
- 病毒檢測:對於症狀不典型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醫生可能會進行水泡液或血液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
- 血液檢測:檢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抗水痘病毒的抗體,以判斷是否曾感染或已具免疫力。
通常,健康人士若出現典型症狀,醫生不需額外化驗便可作出診斷。但若病情複雜或懷疑有其他皮膚疾病,才會安排進一步測試以確認病因。
水痘護理 + 治療方法
相信本身曾有生水痘經驗的家長,都已學會防止孩童因抓破水痘令患處留下疤痕的「秘訣」,包括為兒童戴手套、剪指甲,防止他們抓傷患處,以及用溫水洗澡紓緩皮膚不適等。在醫生的角度看,如兒童真的難抵痕癢,可處方合適的止癢藥使用,現時亦已有水痘預防疫苗,家長可與兒科醫生商討,了解子女是否有需要接種。
預防水痘的方法
預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種水痘疫苗。水痘是一種具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經由飛沫或與皮膚病變直接接觸傳播,尤其在學校、托兒所等人群密集地區更容易爆發。
1. 接種疫苗
水痘疫苗為預防感染的首要措施。建議兒童於1歲和4至6歲各接種一劑;未曾感染或未接種過疫苗的青少年與成人亦應接種兩劑疫苗。疫苗不但可有效預防感染,即使受感染也能大大減輕病情。
2. 避免接觸患者
水痘患者從發病前1至2天至水泡全部結痂期間均具傳染性,應避免與感染者接觸,尤其是孕婦、嬰兒及免疫力低下人士。
3. 維持良好個人衛生
勤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或餐具,可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4. 環境衛生管理
保持室內通風與清潔,尤其在學校、託兒中心等場所,一旦有確診個案,應及時消毒及通報,防止疫情擴散。
常見問題
水痘多久會好? 水痘快速好的方法?
一般而言,水痘的病程約持續 7 至 10 天,紅疹會經歷斑點、水泡、結痂等階段後自然痊癒。想加快康復,建議保持皮膚清潔乾爽、避免抓癢以免感染,亦可在醫生指示下使用止癢藥膏或口服抗病毒藥物(如 Acyclovir),減輕不適並縮短病程。
水痘與「生蛇」有什麼關係?
水痘與「生蛇」(帶狀皰疹)是由同一種病毒,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首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病毒痊癒後會潛伏於神經系統內,當免疫力下降時有機會再度活化,引發「生蛇」。因此曾患水痘者,日後仍可能患上帶狀皰疹。
誰最易患上水痘? 大人患上會更危險嗎?
未曾接種疫苗或未感染過水痘的人士皆有感染風險,尤其是兒童、學童或免疫力較低人士。成人若感染水痘,症狀一般較嚴重,較易出現高燒、皮膚潰爛、肺炎、腦炎等併發症,需特別注意。
應在什麼年齡接種疫苗?
建議兒童可於 1 歲接種第一劑,4 至 6 歲接種第二劑,以獲得完整保護。成人如未曾接種或感染過,也建議接種兩劑疫苗加強防護。接種前可先諮詢醫生評估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