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疾病是因為胃部的酸液不正常地跑到下食道而造成症狀及疾病變化。診斷胃酸倒流有多種辦法:
- 質子泵抑制藥(PPI)藥物測試:PPI 因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故此如病人使用藥物後症狀消除, 便估計病人可能患有胃酸倒流疾病。 一般需用藥四至八個禮拜後再作評估,如發現胸口痛感減輕或消除,病人便有可能患上胃酸倒流,藥物測試準確度達八成。相反,如病人胸口痛持續,痛楚便可能由其他病因引起,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
- 胃鏡檢查:胃鏡檢查主要作用是分辨病人有否患上因胃酸倒流而造成的食道發炎及其併發症,並排除其他上消化系統疾病。但部分病人雖有胃酸倒流疾病但在內視鏡檢查下並沒有任何發現, 所以需要結合其他檢查才可確定病因。
- 長時間食道酸鹼值監測:醫生使用胃鏡將酸鹼度監測儀器附加在食道內膜上,便能連續監測食道內的酸鹼值變化。 監測時間可彈性選擇由24 至96小時,全面記錄患者日常生活中胃酸倒流的情況,有助提升醫生診斷準確性。儀器由無線電波發射至體外接收器, 所以在檢查期間病人生活作息不會受到影響。
醫生可能要結合上述多種方法才能正確評估病人有否患有食道胃酸倒流病以及治療成效。
胃酸倒流的治療方法
如病人的發炎程度不太嚴重,我們便建議患者服藥及改變生活習慣以控制及舒緩病情。
藥物治療
|
除使用質子泵抑制劑,醫生亦有機會安排病人服用中和胃酸的藥物,減弱胃酸的「攻擊性」;另外亦有藥物能夠為食道增添保護膜,增強「防禦性」,避免灼傷。
|
手術治療
|
若食道真的因胃酸倒流而嚴重灼傷,或部分胃部位於橫隔膜上以致橫隔膜疝氣,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接受微創胃底摺疊術,增加食道壓力,減少胃酸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