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DDH)

– 以下內容經 廖敬樂醫生 審校

甚麼是發展性髖關節發展不良? 

正常新生嬰兒的大腿骨球狀體(即股骨頭),應處於骨盤的凹槽(即髖臼)。如嬰兒因先天或後天不良姿勢,其髖臼發育不良、凹槽不夠深,球狀體便會不時滑動,造成球狀體脫離髖臼,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或全脫位等情況。

 

忽視發展性髖關節不良有何後果?

嬰兒長大後可能會出現長短腳,或更易和提早出現髖關節退化,嚴重者需置換關節。

 

發展性髖關節不良於新生嬰兒普遍嗎?

據以往研究顯示,香港每1000名新生嬰兒,便有一個患上此症。臨床上,此症於近年有上升趨勢。

 

高危嬰兒 發病率倍升

 

比正常風險高 ()

臀產:嬰兒屁股朝下出生

10

母親羊水過少

10

女嬰

7

家族病史

5

首胎

2

胎兒生長遲緩

2

過期妊娠:嬰兒40周後出世

2

 

發展性髖關節不良有何病徵?

一般嬰孩不會感到痛楚,很易被忽略。照顧者需多加留意嬰兒是否有以下情況:

  • 兩腳長短不一
  • 兩邊大腿或臀部皮膚皺摺不對稱
  • 更換尿片時,大腿未能完全向兩側張開,或張開的程度不對稱
  • 拖著一條腿爬行
  • 站立姿勢異常,如一隻腳的腳踝離地並以腳趾支撐身體
  • 步伐異常,如跛行或其中一隻腳以腳趾走路

 

如何預防發展性髖關節不良?

安排嬰兒於六周大前接受髖關節超聲波檢查。

  • 香港母嬰健康院有為新生嬰兒檢查髖關節,主要為肉眼觀察和手法檢查,但這些方法並不敏銳,最保障還是超聲波檢查。
  • 奥地利、德國、瑞士、捷克和蒙古等國家,早已推行新生嬰兒髖關節超聲波普查,所有這些國家的新生嬰兒需於出生六星期內,以超聲波檢查其髖關節;研究顯示這些國家的嬰兒接受髖關節手術個案有下降趨勢。

 

包裹嬰兒要注意

近年流行swaddling,模擬嬰兒在媽媽子宮內,有助安撫嬰兒情緒。不過,美國兒科學會已提醒,父母必須注意安全。其中一項要點,就是不要把嬰兒包得太緊,不可強行拉直嬰兒雙腳,並確保嬰兒雙腿能自然彎曲。尤其是高危群組的嬰兒,父母最好不要包裹。 

 

治療發展性髖關節不良

及早揪出個案,有助抓緊黃金期接受非入侵治療,免卻幼童接受手術的風險。

0-6個月

6個月-1歲半

 1歲半-5

成年後

帕氏帶(Pavlik Harness/

骨盆固定器(Tubingen Splint

封閉式復位/開刀手術復位及髖部人字形石膏

盆骨截骨術及髖部人字形石膏

如患者髖關節開始退化並疼痛,而關節軟骨仍未磨蝕,可接受髖臼周邊截骨術(PAO

  • 非入侵性治療,讓髖關節自然復位
  • 須每天24小時佩戴
  • 康復時間:約23個月
  • 02個月使用,治癒率達90%95%
  • 先把髖關節復位,再用石膏固定患者胸口至腳跟
  • 康復時間:約3個月
  • 先進行盆骨截骨手術,把髖臼由很斜、很淺變回較深及健康的狀態;術後須用石膏固定患者胸口至腳跟約56星期
  • 毋須植入金屬固定
  • 康復時間:約23個月
  • 進行盆骨轉移手術,把長得不夠深的髖關節,轉移到最需要承托的位置,惟此法創傷性較高、風險亦較大。
  • 康復時間:36個月
  • 如患者軟骨經已磨蝕,則須置換人工關節。

*5歲後確診,不建議進行任何手術。如患者髖關節開始退化並疼痛,才須接受治療。 

 

個案一:15個月大嬰兒雙腿難以張開

楊太指女兒幾個月大時,每次幫她換尿片都感到BB的髖關節不妥:「為何我女兒雙腿不能張開?每次幫她換片都跟她鬥力!」她曾諮詢兒科醫生但未找出原因,直至照X光和進行超聲波檢查,才發現BB的髖關節發展不良。可是,由於BB當時已7個月大,嘗試非入侵方法矯正但無效,需要開刀矯正。如不正視問題,將會影響步姿及步行,甚至加速關節勞損。

 

個案二:4歲女孩術前走路奇怪 術後可跳舞.

今年4歲的心心(化名)於兩歲時入讀幼兒班,老師向心心媽咪反映其女兒步姿不妥,提醒家長多加留意。心心媽咪憶述:「其實親友也留意到這問題,但醫生檢查後認為問題不大,我還以為女兒只是扁平足。不過,老師提醒後,我再找骨科醫生看看,豈料X光報告顯示女兒一邊髖關節脫臼,另一邊也發育不良,要立即入院做手術(盆骨截骨術)!」

術後,心心還要打石膏,石膏由胸部延至腳眼,讓她保持擘開雙腿的姿態,維持兩個多月。心心媽咪說:「我們唯恐女兒的石膏會發臭,每天悉心為她清潔,又怕她濕疹發作,要照顧好她的皮膚。大人和小孩都辛苦了!」

拆石膏後,心心戴上支架繼續矯正。因長期不能活動,心心需接受幾個月的物理治療。現在不但可正常行路,還可以跳舞,但劇烈運動如打球、跳彈床及柔軟體操等就要避免,不良姿勢如蹺腳及蹲下亦不建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