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過重人士膝關節退化率恐高5倍 新型注射療法有效消炎減痛 恢復走路能力

– 原文章由TOPick於2025年5月2日發佈, 並由張文康醫生講解
shutterstock_2239580781

經常「膝頭痛」要盡早求醫!一旦患上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出現「O形腳」的話,可能連路也走不了,而且不只發生在長者身上。有兩類人膝關節退化風險恐高逾5倍。對於早期或中期膝關節退化的患者,近年就有新型注射療法「自體血蛋白溶液」( APS ),助患者有效紓緩發炎症狀。

退化性膝關節炎高危一族

膝部不時疼痛、偶爾紅腫發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病徵。除了年齡增長會加速膝關節退化,有研究顯示,過重人士的退化風險可高5倍或以上;若膝關節曾受傷,例如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撕裂、骨折,風險更比常人高7倍。

若嚴重退化的話,即代表所有關節軟骨已被磨蝕殆盡,間隙完全消失,硬骨也有一定磨損;而且韌帶鬆弛、關節不穩定,關節的軟組織也發炎、腫脹,導致關節凹凸不平,「骨刺」增生,即周邊的骨組織過度增生。

此時,患者關節過度緊繃,無法完全伸直或屈曲,會出現內翻變形,俗稱「O形腳」,另有5%患者會出現外翻的「X形腳」。他們活動能力減弱,不但無法上下樓梯,走平地也有困難。

注射APS可消炎紓緩痛楚

很多中年或剛踏入60多歲的人士都開始受到早期或中期膝關節退化的問題困擾 .  對於這些病人來說 , 一般都會採取非手術治療方案, 例如膝關節注射治療, 除了常見的透明質酸注射(坊間一般俗稱啫喱針)之外, 近年醫學界引入高濃度血小板 ( PRP) 治療不同的關節及軟組織問題, 例如跟腱或韌帶病變 , 而其中一種新的PRP療法主要針對膝關節退化病變 , 稱為「自體血蛋白溶液」(APS), 有效針對早期及中期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單次式注射。APS療法是,先從患者體內抽取約60毫升血液,經離心分離、濃縮加工後,提取3至4毫升富含生長因子與抗炎因子的蛋白溶液,精準注射至膝關節腔內。

關節含有兩種因子:優質因子,即抗炎因子、生長因子;劣質因子,即引致發炎的因子。注射APS,即是從血液中提取高濃度優質因子在注射入關節之內,有助消炎、紓緩痛楚,並可修復受損的軟骨。由於採用患者自身血液成分,安全性高且極少引發過敏反應。

APS療法安全 效果可長達2年

根據臨床經驗,注射APS後一般在2個月內見效,療效通常維持1年半至2年,之後可按情況再度注射;惟嚴重患者注射後基本上無效,因其軟骨磨蝕殆盡,關節也變形。

曾有一位年過60歲、常做運動的人士,跑馬拉松前2個月膝關節不適,求醫後證實患退化性膝關節炎,惟不算嚴重;注射APS後,痛楚在數星期內大為減輕 , 成功完成馬拉松比賽。APS不能徹底治癒此病,但能有效紓解症狀。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若出現3種情況,則須考慮接受手術:

  1. 照X光後顯示膝關節嚴重退化,關節變形
  2. 試過手術以外的治療方案,例如物理治療、止痛藥,但效果不理想
  3.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行動不便。

若發現上述問題,應及早求診,並與主診醫生充分討論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

 

資料來源: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944097

 

標籤
關閉
家庭醫學普通科門診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五 (9am - 1pm & 2pm - 6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