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

扭傷指引

shutterstock_407741632 small
甲. 休息患肢
甲. 休息患肢

目的︰避免受傷程度進一步加深,讓患肢有充足時間休息,幫助復原

  • 受傷後48小時內,應儘量讓患肢休息。
  • 受傷48小時後,可重新進行漸進式的活動,活動程度應視乎足踝受傷程度而定,如感到疼痛就應立即停止。
  • 應遵照醫生指示進行行走及負重運動。
乙. 冰敷患處
乙. 冰敷患處

目的︰預防患肢持續腫脹及可減輕痛楚。

  • 如受傷後首兩天當患肢有紅、腫、熱、痛的現象時,可冰敷患處。
  • 可先用膠袋盛冰塊,再用毛巾包裹膠袋,敷在患處。切勿將冰塊接觸皮膚。
  • 每2-4小時冰敷一次,每次約15-20分鐘。
丙. 墊高患肢
丙. 墊高患肢

目的︰幫助患肢消腫

  • 受傷後,將患肢抬高放置在最舒適的位置。坐或臥時用一至兩個枕頭墊高患肢,以幫助淋巴回流,有助患肢消腫。
丁. 固定包紮
丁. 固定包紮

目的︰可令患肢較舒適,預防患肢持續腫脹及幫助消腫,保護患處以免再度扭傷。

使用方法︰可用有彈性的襪套或有彈性的繃帶包紮患處

  • 使用有彈性的襪套:將患肢置於雙層彈性襪套中部,保持腳趾甲外露,以便觀察血液循環。
  • 如用有彈性的繃帶時,進行固定包紥時,必須定時檢查有否出現過鬆或過緊的現象,過鬆就不能發揮恰當的施壓作用,但過緊可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會引起麻痺感覺。
如遇下列情況,請停止使用固定包紥:
如遇下列情況,請停止使用固定包紥:
  • 患肢腳趾出現麻木或有針刺感覺
  • 患肢痛楚增加
  • 患肢腫脹已完全消退
  • 睡覺前
需要留意的危險徵狀
需要留意的危險徵狀

一般而言,患處腫脹及痛楚約需二至三星期才會漸漸消退,如遇下列情況則需返回急診室診治:

  • 足踝傷勢較開始時嚴重,如患肢皮膚蒼白、麻木、有針刺感或有灼熱感。
  • 如數天之後仍行動不便、活動能力嚴重減退及疼痛增加。
聯絡方法:
聯絡方法:

如出現以上情況,請立即到本院24/7急診服務求醫或致電36518888安排就診。

關閉